1 茶学专业基本介绍
茶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,属于农学学科门类的植物生产类,专业代码为090107T,修业年限为四年,授予农学学士学位。该专业主要研究农业生物科学、食品科学、茶科学、茶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包括茶树栽培育种、茶叶生产加工、茶叶审评检验、茶的综合利用和营销、茶文化等领域。
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茶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,具备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教学、科研、产业规划、技术设计、产品研发、营销外贸、经营管理、文化推广、茶空间设计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。学生在校期间将学习茶叶生物化学、茶树栽培学、茶树育种学、制茶学、茶叶审评与检验学、茶叶经营管理学、茶文化学等核心课程。
茶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传统学科,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现代学科。中国是茶叶的故乡,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茶学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,培养了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不同层次高级茶学人才。茶学专业的发展与国家"乡村振兴"战略和"一带一路"倡议紧密结合,在推动茶产业发展、传承中华茶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2 课程体系结构
茶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精心设计,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。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、大类专业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个部分,总学分一般为150-180学分,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(或学分)的30%。
公共基础课程:这类课程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,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形势与政策、外语、数理化、计算机基础与应用、大学体育等。
大类专业课程:这类课程奠定专业学习的基础,主要包括植物学、遗传学、基础生物化学、植物生理学、土壤肥料学、生物统计学、微生物学、植物生物技术导论、分子生物学导论、农业生态学等。
专业核心课程:这是专业学习的重中之重,涵盖茶树栽培育种、茶叶生产加工、茶叶审评检验等专业领域:
茶树育种学:研究茶树品种选育的理论与方法,培育优良茶树品种。
茶树栽培学: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,探讨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栽培技术。
茶叶生物化学:研究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。
制茶学:研究茶叶加工的原理与技术,包括茶叶的初加工、精加工和深加工。
茶叶审评与检验:研究茶叶品质的感官审评和理化检验方法,评定茶叶质量等级。
茶文化学:研究茶文化的起源、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实践教学环节: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主要包括课程实验、教学实习、生产实习、专业综合实习、毕业实习、社会实践、科研训练、毕业论文(设计)等。学生还需要完成必要的科研训练、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、专业社会实践、综合教学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,实习总时间一般不少于4个月。
表:茶学专业核心课程概览
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开设学期
专业基础课程
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过程 1-2学期
应用概率统计 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方法 2-3学期
遗传学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3-4学期
土壤学 土壤的性质、分类、分布和改良 4学期
专业核心课程
茶树栽培学 茶树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 5-6学期
茶树育种学 茶树品种选育理论与方法 5-6学期
制茶学 茶叶加工原理与技术 6-7学期
茶叶审评与检验 茶叶品质感官审评与理化检验 6-7学期
茶文化学 茶文化历史发展与社会功能 7-8学期
3 本硕博学习重点
茶学专业的教育体系涵盖本科、硕士和博士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重点和研究方向。以下将详细分析各阶段的学习重点和培养目标。
3.1 本科阶段
本科阶段(四年制)的学习重点在于专业基础训练和全面技能培养。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和茶学的基本理论知识,接受茶树栽培与育种、茶叶加工与机械、审评与检验、茶艺设计与表演以及茶叶经营与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训练。通过系统学习,培养学生具备茶园基地建设与管理、茶叶制品加工制造、产品品质检验、茶艺技法等实践能力,掌握茶树栽培育种、茶叶产品加工、审评与检验、茶艺与茶道、经营管理与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。
本科阶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学生需要参与实验课程、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,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。毕业论文(设计)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。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能在农业、工业、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叶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、推广与开发、经营与管理、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。
3.2 硕士阶段
硕士阶段的学习重点转向深入的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。研究生需要深入学习茶学理论基础,着重提升在茶树栽培、茶叶加工、茶叶审评与质量检验、茶叶经营与营销等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,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,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硕士阶段的学习更加专业化,学生需要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,如茶树生物学、茶叶化学、茶叶加工与品质控制、茶文化等。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完成硕士论文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硕士研究生毕业后,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,能够在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学、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。
3.3 博士阶段
博士阶段是茶学专业教育的最高层次,学习重点在于原创性学术研究和学科前沿探索。博士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独立的学术研究,撰写博士论文,为茶学领域贡献新知识。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强调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,要求学生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,能够独立承担重大科研项目,解决复杂问题。
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更加专深,可能涉及茶树生物技术及资源利用、茶树高产优质和无公害栽培、茶叶化学与制茶工程等前沿领域。博士生需要在所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,取得创新性成果,推动茶学学科的发展。博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高校和研究机构,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;部分毕业生进入政府决策部门或高端智库,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。
4 本硕博就业情况
茶学专业虽然是一个特色专业,但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,其就业前景较为广阔。以下将从就业率、就业方向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分析该专业的就业情况。
就业率情况:茶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,连续5年保持在95%以上,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97.3%。根据相关数据,茶学专业就业率在90-95%之间,在农科专业中名列前茅。
就业方向:茶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,主要包括:
茶叶生产企业:从事茶树栽培、茶叶加工、品质控制等工作,占比13%。
茶叶商贸企业:从事茶叶营销、贸易、市场推广等工作,占比6%。
科研院所和高校: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,需要硕士或博士学历。
政府事业单位:从事与茶叶相关的行政管理、技术推广等工作。
自主创业:开办茶室、茶叶电商、定制茶品牌等。
薪资待遇:茶学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而提高:
无工作经验:平均起薪5367元(所有专业平均5031元)
2年工作经验:平均薪资6684元(所有专业平均6300元)
5年工作经验:平均薪资8884元(所有专业平均7863元)
10年工作经验:平均薪资11637元(所有专业平均10811元)
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起薪相对较高,硕士起薪可达10k+,博士毕业生薪资水平更高
。薪资水平还受就业地区、单位性质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。
就业地区分布:茶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茶叶主产区和经济发达地区:
广州:占比13%
成都:占比10%
上海:占比9%
北京:占比9%
重庆:占比7%
5 适合人群分析
茶学专业作为一门特色专业,适合具有特定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选择。以下将分析适合学习该专业的人群特点,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。
学科优势与兴趣:适合生物、化学成绩较好,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感兴趣的学生。茶学专业涉及农业生物科学、食品科学等学科内容,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学习兴趣。
性格特质:适合有耐心、注重细节,喜欢传统文化和安静工作的学生。茶学学习和研究需要细心和耐心,茶艺和茶叶审评等环节更需要专注和细致的态度。
职业期待:适合想从事"技术+文化+商业"结合的行业,希望在传统行业中寻找创新机遇的学生。茶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技术研发、品质控制、文化推广、经营管理等多种类型的工作,适合有多元化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。
对于已经选择或考虑选择茶学专业的学生,以下学习建议可能有所帮助:
重视基础课程学习:大一、大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植物学、生物化学、遗传学等是后续学习的基础,需要认真学习掌握。
积极参与实践教学: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、实习和实践机会,提升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。参与茶园管理、茶叶加工、茶叶审评等实践活动,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。
拓展跨学科知识:在掌握茶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,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知识,如食品科学、市场营销、文化旅游等,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。
提前规划职业发展: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目标,提前了解相关职业领域的要求,考取茶艺师、评茶员等职业资格证书,积累实习经验,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。
6 TOP院校推荐
茶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的开设院校较多,以下是根据不同排名机构和标准评估的茶学专业优势院校:
浙江大学:茶学专业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,1988年被批准为本学科唯一的首批国家重点学科;设有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。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评级为A+。
安徽农业大学: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茶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++档次,星级为6★。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-2026年茶学专业排名中等级为5★,位列第一。
湖南农业大学: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评级为A+。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茶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+档次,星级5★。
福建农林大学: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-2026年茶学专业排名中等级为5★-,位列第三。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茶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++档次,星级为6★。
南京农业大学:茶学专业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,院校学科等级为B+。
华中农业大学:茶学专业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,院校学科等级为B+。
西南大学:茶学专业前身是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,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西南农学院,现属食品系。
四川农业大学:茶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、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,属农学学科门类的植物生产类,主干学科为园艺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。
云南农业大学:1973年建立三年制茶叶专修科,1984年改为四年制本科,现属园艺系。为促进云南茶叶优势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华南农业大学: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茶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档次,星级为5★。
表:中国高校茶学专业排名情况
排名机构
第1名
第2名
第3名
第4名
第5名
软科2024
浙江大学(A+)
湖南农业大学(A+)
安徽农业大学(A)
-
-
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-2026
安徽农业大学(5★)
湖南农业大学(5★)
福建农林大学(5★-)
-
-
校友会2025研究型
安徽农业大学(A++)
福建农林大学(A++)
湖南农业大学(A+)
华南农业大学(A)
四川农业大学(A)
校友会2025应用型
武夷学院(A++)
滇西应用技术大学(A+)
普洱学院(A+)
信阳农林学院(A+)
湖北恩施学院(A)
7 就业前景分析
茶学专业虽然是一个传统专业,但随着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,其就业前景较为广阔。以下将从行业发展趋势、职业发展路径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分析该专业的就业前景。
7.1 行业发展趋势
茶产业是绿色产业、朝阳产业、富民产业和文化产业,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和"一带一路"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,2022年我国茶叶总产值达3180亿元,同比增长8.6%。国家"乡村振兴"战略明确提出发展特色茶产业,农业农村部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个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。2022年茶叶出口量37.7万吨,创汇14.9亿美元,茶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。
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: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茶叶产量和产值稳步增长;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得到加强;三是茶文化与茶旅游融合发展,茶产业功能不断拓展;四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,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提高;五是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加大,茶叶品牌价值提升。这些发展趋势为茶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。
7.2 职业发展路径
茶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向:
茶叶生产与加工:在茶叶生产企业从事茶树栽培、茶叶加工、品质控制等工作,逐步成长为技术负责人或生产经理。
茶叶审评与检验:在茶叶质量监督机构、茶叶企业或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事茶叶质量审评与检验工作,可以考取评茶员、评茶师等职业资格证书。
茶叶营销与贸易:在茶叶商贸企业从事市场营销、品牌推广、国际贸易等工作,逐步成长为销售经理或市场总监。
茶艺与茶文化推广:在茶文化机构、旅游企业或高端酒店从事茶艺表演、茶文化培训、茶旅融合项目开发等工作,可以考取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。
科研与教育:在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从事茶学教学和科研工作,需要硕士或博士学历。
自主创业:开办茶叶种植园、茶叶加工厂、茶室、茶叶电商、茶文化传播公司等。
表:茶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与薪资待遇
职业方向
初始岗位
发展路径
平均起薪(月薪)
5年后平均薪资(月薪)
茶叶生产与加工
技术员、品控师
技术负责人、生产经理
6000-8000元
10000-15000元
茶叶审评与检验
评茶员
评茶师、质量总监
6000-8000元
10000-14000元
茶叶营销与贸易
销售专员
销售经理、市场总监
5000-7000元
9000-13000元
茶艺与茶文化推广
茶艺师
茶艺培训师、项目经理
5000-7000元
8000-12000元
科研与教育
研究助理、助教
研究员、教授
7000-10000元
12000-18000元
自主创业
创业者
企业主
不确定,潜力大
不确定,潜力大
7.3 行业薪资待遇
茶学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而提高。根据统计数据,茶学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为5367元,高于所有专业平均起薪5031元。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,薪资增长幅度较大:
2年工作经验:平均薪资6684元(所有专业平均6300元)
5年工作经验:平均薪资8884元(所有专业平均7863元)
10年工作经验:平均薪资11637元(所有专业平均10811元)
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起薪相对较高,硕士起薪可达10k+,博士毕业生薪资水平更高。薪资水平还受就业地区、单位性质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。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地区,外资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。